主(協)辦單位
審計部_臺北市審計處
如何提升地方政府推動環保多元葬法執行成效,歡迎您來發表意見!
發布於 2020-09-21
截止於 2020-10-20
討論(尚餘0天)

圖片來源:臺北市殯葬管理處網站。
審計部各地方審計處室近期將辦理地方政府推動環保多元葬法執行成效之查核,您認為各市縣政府推動辦理情形有何待改進之處?審計機關應加強監督查核之面向及重點為何?請讓我們聽聽您寶貴的意見。
【Why-審計機關為什麼要查核地方政府推動環保多元葬法執行成效】
臺灣地狹人稠,傳統土葬方式耗損寶貴土地資源、破壞自然環境。又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世界先進國家均鼓勵以環保葬法來節省土地資源,還給後代子孫一個潔淨空間觀念已是先進國家之共識。據內政部統計我國實施環保自然葬法之地點及執行成效,截至108年底止全國公墓內已實施骨灰樹葬、灑葬地點計有17市縣39處(自92年至108年底辦理54,499位);公墓外已實施骨灰植存地點計有新北市2處(自92年至108年底辦理9,147位);已辦理海葬計有11市縣(自90年至108年底服務2,577位),整體服務成效仍有待賡續推動實施。鑑於土地資源利用有限,環保多元葬法與現今「綠色地球」永續發展之環保意識相符合,且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審計機關為加強監督地方政府推動環保多元葬法執行成效,希望能夠提出具體建議改進意見於相關機關,以符合環保概念及避免濫葬並達成城市永續發展目標。

【What-政府推動之環保多元葬內涵為何?】
內政部基於地球暖化問題日趨嚴重及土地循環利用等環保因素,於91年7月17日公布「殯葬管理條例」,廣為推動環保自然葬,並針對舊墓更新。所謂的環保自然葬,指的是當人死亡後,以火化方式將遺骸燒成骨灰,之後不做永久的設施、不放進納骨塔,亦不立碑、不造墳,讓遺體化作春泥、回歸大地,避免環境的破壞,節省土地資源,提升殯葬文化及人的精神內涵。按其形式區分如下:
(一)樹葬與花葬:樹葬與花葬是指於公墓內將骨灰藏納於土中,再植花樹於上,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之安葬方式。實施樹葬之骨灰須經研磨裝入容器,其容器材質應易於自然腐化,且不含毒素成份。目前多使用玉米澱粉製作、可分解的骨灰罐。
(二)海葬(海上骨灰拋灑):海葬是將研磨處理過之骨灰(或裝入無毒性易分解材質之容器)拋灑於政府劃定之一定海域。火化後的骨灰,需經過再處理,使其成為小顆粒或細粉,當船行駛至外海,由家屬為亡者做最後祝福祈語後,將環保袋伴隨鮮花拋向海中,於眾人默禱下,目送骨灰沉入海中。
(三)灑葬(公墓內骨灰拋灑)、植存(公墓外骨灰拋灑或埋藏):在政府劃定特定綠化地點、花園或森林,以拋灑或埋藏骨灰之方式進行,不立墓碑不設墳,不記亡者姓名,以供永續循環使用,並彰顯人於往生後一律平等之觀念。
【How-審計機關規劃查核之步驟及處理方式】
一、針對地方政府推動環保多元葬法辦理情形,初擬查核重點(如下表)。
執行面向 |
審計查核重點 |
●相關經費編列及執行情形之查核 |
1.經費(含自籌款)編列及支用情形。 2.中央補助地方政府經費執行情形,暨督導考核情形。 |
●環保葬區劃設及利用情形之查核 |
1.環保多元葬區之規劃及建置情形。 2.環保葬專區土地管理利用情形。 |
●環保葬推廣成效情形之查核 |
1.民眾申請使用及目標達成情形。 2.機關推廣宣導及資訊開放情形。 |
●公墓管理情形之查核 |
1.公墓設置、經營及管理情形。 2.公墓查核、評鑑及獎勵情形。 3.公墓區域劃設及鑑界辦理情形。 4.違法墓區或墳墓取締、查報之處理情形。 5.遷葬計畫訂定、執行及遷葬完成之墓區相關管理情形。 6.埋葬許可核發作業辦理情形。 |
二、運用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眾開講,蒐集各界對審計機關應查核面向與重點所提出的多元觀點或意見,以共同監督政府施政作為。
三、將各界多元意見納入查核重點,擬具調查計畫草案。
四、參酌修正專案調查計畫草案。
五、辦理專案調查及研提建議意見於相關機關。
六、追蹤相關機關後續改善辦理情形,並適時辦理資訊公開。
【換您說說看】
審計機關即將辦理地方政府推動環保多元葬法執行成效之查核,並已初步研擬查核重點,為蒐集多元意見及看法,如果您對於審計機關規劃本案之查核面向及重點有任何建議,歡迎留言提供寶貴意見:
29是
0否
0無意見
2留言
機關綜整回應
審計部_臺北市審計處
2020-11-01
機關綜整回應:
非常感謝大家熱情參與,提供我們許多寶貴的建議,協助審計機關共同監督政府政策或計畫的執行情形。
本議題計收到9則意見:
1.6則與政策推廣及宣導情形、公墓管理情形等議題有關,我們已納入查核重點,並將就相關建議檢視機關實際辦理情形。
2.3則係建議就目前獎勵金發放機制、部分縣市殯儀館仍未提供相關環保多元葬服務、各市縣規費收費機制不一等相關事項提出建言,我們將作為調查時之參考。
再次感謝您們的參與,為促進政府提升施政效率與效能,以及強化公部門課責、廉正及透明,一起努力追求未來的更好與共好!
如何提升地方政府推動環保多元葬法執行成效,歡迎您來發表意見!
圖片來源:臺北市殯葬管理處網站。審計部各地方審計處室近期將辦理地方政府推動環保多元葬法執行成效之查核,您認為各市縣政府推動辦理情形有何待改進之處?審計機關應加強監督查核之面向及重點為何?請讓我們聽聽您寶貴的意見。【Why-審計機關為什麼要查核地方政府推動環保多元葬法執行成效】臺灣地狹人稠,傳統土葬方式耗損寶貴土地資源、破壞自然環境。又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世界先進國家均鼓勵以環保葬法來節省土地資源,還給後代子孫一個潔淨空間觀念已是先進國家之共識。據內政部統計我國實施環保自然葬法之地點及執行成效,截至108年底止全國公墓內已實施骨灰樹葬、灑葬地點計有17市縣39處(自92年至108年底辦理54,499位);公墓外已實施骨灰植存地點計有新北市2處(自92年至108年底辦理9,147位);已辦理海葬計有11市縣(自90年至108年底服務2,577位),整體服務成效仍有待賡續推動實施。鑑於土地資源利用有限,環保多元葬法與現今「綠色地球」永續發展之環保意識相符合,且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審計機關為加強監督地方政府推動環保多元葬法執行成效,希望能夠提出具體建議改進意見於相關機關,以符合環保概念及避免濫葬並達成城市永續發展目標。【What-政府推動之環保多元葬內涵為何?】內政部基於地球暖化問題日趨嚴重及土地循環利用等環保因素,於91年7月17日公布「殯葬管理條例」,廣為推動環保自然葬,並針對舊墓更新。所謂的環保自然葬,指的是當人死亡後,以火化方式將遺骸燒成骨灰,之後不做永久的設施、不放進納骨塔,亦不立碑、不造墳,讓遺體化作春泥、回歸大地,避免環境的破壞,節省土地資源,提升殯葬文化及人的精神內涵。按其形式區分如下:(一)樹葬與花葬:樹葬與花葬是指於公墓內將骨灰藏納於土中,再植花樹於上,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之安葬方式。實施樹葬之骨灰須經研磨裝入容器,其容器材質應易於自然腐化,且不含毒素成份。目前多使用玉米澱粉製作、可分解的骨灰罐。(二)海葬(海上骨灰拋灑):海葬是將研磨處理過之骨灰(或裝入無毒性易分解材質之容器)拋灑於政府劃定之一定海域。火化後的骨灰,需經過再處理,使其成為小顆粒或細粉,當船行駛至外海,由家屬為亡者做最後祝福祈語後,將環保袋伴隨鮮花拋向海中,於眾人默禱下,目送骨灰沉入海中。(三)灑葬(公墓內骨灰拋灑)、植存(公墓外骨灰拋灑或埋藏):在政府劃定特定綠化地點、花園或森林,以拋灑或埋藏骨灰之方式進行,不立墓碑不設墳,不記亡者姓名,以供永續循環使用,並彰顯人於往生後一律平等之觀念。【How-審計機關規劃查核之步驟及處理方式】一、針對地方政府推動環保多元葬法辦理情形,初擬查核重點(如下表)。執行面向審計查核重點●相關經費編列及執行情形之查核1.經費(含自籌款)編列及支用情形。2.中央補助地方政府經費執行情形,暨督導考核情形。●環保葬區劃設及利用情形之查核1.環保多元葬區之規劃及建置情形。2.環保葬專區土地管理利用情形。●環保葬推廣成效情形之查核1.民眾申請使用及目標達成情形。2.機關推廣宣導及資訊開放情形。●公墓管理情形之查核1.公墓設置、經營及管理情形。2.公墓查核、評鑑及獎勵情形。3.公墓區域劃設及鑑界辦理情形。4.違法墓區或墳墓取締、查報之處理情形。5.遷葬計畫訂定、執行及遷葬完成之墓區相關管理情形。6.埋葬許可核發作業辦理情形。二、運用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眾開講,蒐集各界對審計機關應查核面向與重點所提出的多元觀點或意見,以共同監督政府施政作為。三、將各界多元意見納入查核重點,擬具調查計畫草案。四、參酌修正專案調查計畫草案。五、辦理專案調查及研提建議意見於相關機關。六、追蹤相關機關後續改善辦理情形,並適時辦理資訊公開。【換您說說看】審計機關即將辦理地方政府推動環保多元葬法執行成效之查核,並已初步研擬查核重點,為蒐集多元意見及看法,如果您對於審計機關規劃本案之查核面向及重點有任何建議,歡迎留言提供寶貴意見:
投票或關注這項政策嗎?
如果想表達意見,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