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協)辦單位
審計部_臺南市審計處
如何降低臺南市考古遺址保存作業對公共建設計畫興建期程之影響,審計部臺南市審計處歡迎您來發表意見!
發布於 2024-02-26
截止於 2024-03-13
討論(尚餘0天)
「遺址」保存過去人類生活之行為痕跡與空間遺留,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大會於西元(下同)1972年決議通過「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所列文化遺產之一,我國配合前揭公約定義於2016年7月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將有形文化資產之「遺址」修改為「考古遺址」。臺南為臺灣歷史人文發展之重鎮,文化資源豐富,據臺南市政府(下稱市府)統計,轄內之指定、列冊及疑似等考古遺址共289處,分布於中西區等33個行政區,因考古遺址多數埋藏於地底,平日不易察覺,為兼顧城市開發與文化資產保存,市府整合地籍圖及考古遺址等資料,於2017年12月啟用「臺南市開發行為涉及有形文化資產查詢系統」,提供開發單位查詢用地是否涉及考古遺址等,俾及早採取因應措施。惟近年臺南市公共建設仍屢屢於開工後始發現疑似考古遺址而須停工研商保存對策,如2023年3月媒體報載「臺南鐵路地下化工程挖出19處遺跡完工通車確定延宕1年以上」、2023年9月報載「臺南佳里活動中心新建工程無進度?因文資爭議暫卡關」及「果然是古都! 臺南六甲外環道、公園北路下水道因遺址停工」等,影響公共建設推動時程及政府施政形象。審計部臺南市審計處為瞭解臺南市考古遺址保存作業對於公共建設計畫興建期程之影響,希望蒐集您對市府辦理相關政策之建議與想法,以期洞悉市府於公共建設之計畫研擬及執行等層面是否有調整改善之處,以達成公共建設與考古遺址保存雙贏目標。
2是
0否
0參與討論
2留言
1
已關注
如何降低臺南市考古遺址保存作業對公共建設計畫興建期程之影響,審計部臺南市審計處歡迎您來發表意見!
「遺址」保存過去人類生活之行為痕跡與空間遺留,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大會於西元(下同)1972年決議通過「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所列文化遺產之一,我國配合前揭公約定義於2016年7月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將有形文化資產之「遺址」修改為「考古遺址」。臺南為臺灣歷史人文發展之重鎮,文化資源豐富,據臺南市政府(下稱市府)統計,轄內之指定、列冊及疑似等考古遺址共289處,分布於中西區等33個行政區,因考古遺址多數埋藏於地底,平日不易察覺,為兼顧城市開發與文化資產保存,市府整合地籍圖及考古遺址等資料,於2017年12月啟用「臺南市開發行為涉及有形文化資產查詢系統」,提供開發單位查詢用地是否涉及考古遺址等,俾及早採取因應措施。惟近年臺南市公共建設仍屢屢於開工後始發現疑似考古遺址而須停工研商保存對策,如2023年3月媒體報載「臺南鐵路地下化工程挖出19處遺跡完工通車確定延宕1年以上」、2023年9月報載「臺南佳里活動中心新建工程無進度?因文資爭議暫卡關」及「果然是古都!臺南六甲外環道、公園北路下水道因遺址停工」等,影響公共建設推動時程及政府施政形象。審計部臺南市審計處為瞭解臺南市考古遺址保存作業對於公共建設計畫興建期程之影響,希望蒐集您對市府辦理相關政策之建議與想法,以期洞悉市府於公共建設之計畫研擬及執行等層面是否有調整改善之處,以達成公共建設與考古遺址保存雙贏目標。
投票或關注這項政策嗎?
如果想表達意見,請先登入。